深圳油价上调_深圳小区油价调整时间
1.汽油汽车好还是电动汽车好?
2.如今做网约车司机还像以前那么赚钱吗?现在还有哪些人在跑滴滴?
3.如何在高密度城市中生存
4.你和同学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
汽油汽车好还是电动汽车好?
汽油汽车。
汽车最大的用途还是用来行驶了,但在行驶公里上两者差距还是很大的,电动车现在最大的限制就是其电池续航能力了,目前来说长途电动车是非常不适合的,大家如果只跑短途的话还可以。
电力驱动时,电动汽车大约是0.1-0.2元/公里,而燃油车要0.4-1元/公里,况且电动汽车的技术相对简单成熟,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都能够充电,更利于节约成本。那么从长远的目光来看,电动汽车实际上更经济合算。
汽车驾驶注意事项
在左拐弯的时候,左窄右宽预留方法(左边车身与右前车头)观察左后视镜,车身与障碍物的距离,同时注意右前车头与障碍物的距离。
在右拐弯时要观察右车身的中后段(B柱)与障碍物的距离,能过汽车B柱至后轮中轴线,才能安全通过,同时还要注意左前车头与障碍物的距离,如果无法判断位置距离,多挪一两次车或下车观测一下。
如今做网约车司机还像以前那么赚钱吗?现在还有哪些人在跑滴滴?
我觉得这个要看地区吧,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现在做还行,勤快点的话,一个月7,8千还是有的,但是真的很辛苦。
每天起码要跑10小时,还要面对各种大爷上帝们的刁难,一个月下来,真的是心身疲惫。
如果是三四线城市的话,就真的没什么做头,我就在三线小城市体验了一个星期滴滴快车,最厉害一天是下雨天,用车的人多,接了25单,连续接单11小时,总流水才200出头,除了油钱车耗,就剩60左右。
就这还算是最好的情况了,剩下几天,单很少,好不容易接一单,要么是要去30公里外接乘客,然后就坐3公里的起步价的,要么接了一单起步价的单后,居然干等了我两个小时,也没能再拉一单。
做了几天后我放弃了……
网友二:
我之前也是一个滴滴司机,现在已经不跑了,又不挣钱流水才一二百。
关健还是那些乘客,我服务分84,星4.星,乖客就是大爷,好像不挑出一点司机的一点毛病,乘客心里就庠庠的。
还有一次,我接了最贵的一个订单,3百多块,没想到乘客最后竟然跑单了。
刚开始我打电话去追时,滴滴后台又说他们已追款叫我放心接客,没想到追了几个月还是没下文,现在又说他们在核实,一直在推脱,全是套路来的。
我们司机天天累死累活的帮他们赚钱,遇到跑单的就这样不了了之,一点保障都没有。不知道现在滴滴还有多少人在全职跑,大部分司机应该是兼职跑跑赚点油钱吧。
网友三:
哎,跑了才知道心酸。
出租车不去的地方我们去,还在外边等有时候等十几分钟,有时候还帮到把东西给拿小区,乘客不高兴你就一星还投诉你!
我给大家算一单,看一看滴滴一单能挣多少,接单最远三公里,一般一两公里,平均两公里,一点五的油价烧油一公里四毛多,就是八毛多,接到跑三四公里烧油1块二三,如果城郊返空回来烧油一块三四,电话费两毛有时候四毛,扣除滴滴一块7毛8,总共花费五块五。
乘客付款六块,你就得五毛钱,这五毛就是加自己带车,车损,车保险,自己工资。如果有回来的还可以点,一般都比较难,除非你就在那里一直等单,有时候一个小时没有一单!
这就是滴滴打车所谓的月薪上万!每天在线十几个小时才能挣个一百多块,加它奖励才有,礼拜六礼拜天有两百多点!
跑过了才知道里面有多坑。
网友四:
我老公做滴滴司机的,他早上出去的早,晚上有时候很晚,对待乘客态度非常好,有求必应。
车里总是准备着温水和矿泉水,遇到人家有急事啥的总是耐心等待。每个月辛辛苦苦除去各项费用也有一万出头的收入,比在工厂里上班是强多了。
首先看你所在的城市对滴滴的需求程度,其次是勤劳。如果对滴滴需求旺,你又足够勤劳,态度也足够好,能想出很多小点子让顾客满意,还是不错的,当然,很辛苦!
网友五:
我于2016年深圳开始做滴滴,做滴滴超辛苦,早上8点到晚上11,12点,最多也收400-500左右,还要付油费。
吃饭不准时,大小便忍了一天半天,还要躲避交警,城管,被罚2000多元。
最气的是价格太低,连一般电单车都不愿拉价格,滴滴都派,更气的是东莞比深圳起步价更低,只有区区五元。
每次在东莞接到近距单,几个人上车大言不惭说便宜,还要开空调,晕。
这是对跑滴滴的一种污辱,好像跑滴滴就一乞丐。
网约车肯定不长久,价格太低,跑过后就都不跑,一是太辛苦,对身体伤害大,二是收入太低比不上一普工。
网友六:
来说说我自己吧,刚开始跑滴滴是因为好奇,觉得新鲜,可以遇到不同的人,觉得很有意思,另外还能赚一点点钱,真的是一点点。
因为我在三线城市,烧的是汽油,现在当地油价每升5.5元左右,我实际消耗每公里5毛钱左右。因为只当是业余爱好,所以没有改气的想法。
现在跑了两个月,最大的感叹是,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脾气好不好,那就快来跑滴滴吧,因为你总会遇到能把你气吐血的存在。乘客各种原因,各种理由的气你,平台各种不合理,不公平的气你,你除了被动的忍受,无法还击。
我只抱着玩玩而已的态度跑滴滴,那些专职司机承受的更多,真的很辛苦……
最后为滴滴司机总结八个字,忍气吞声,任劳任怨。
如何在高密度城市中生存
如何在高密度城市中生存?
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香港主要面积都是绿色的,只有九龙、港岛北部、大屿山填海区的新机场是集中建设用地,?
其他新界的新市镇点缀在绿色之中,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深圳连绵不断、大片的建设用地。
香港人从不讳言称自己的地方为“弹丸之地”,事实上,香港的陆地面积只有1108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16400平方公里的6.8%,大致与一个顺义区或大兴区相当,也大约是怀柔区或密云县的一半。截至2012年底,香港拥有常住人口717万人,相当于北京2069万人的三分之一强。也就是说,按照城市总面积计算,北京和香港每人平均土地分别是792平方米和155平方米,前者是后者的5.1倍。
而在香港1108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中,林地、草地、湿地、水体和农地占了836平方公里,即75%以上,扣除一些不可利用土地,剩余可供建设的面积只有约263平方公里(这其中还包括了68平方公里的填海区),折合每个人36.7平方米;而根据清华和中科院一项关于城市扩张卫星遥感的研究表明,截至2010年北京的建成区已经达到2400平方公里,折合每人约116平方米,按照规划,到2020年北京的建设用地总量是3817平方公里,折合每人212平方米,是香港的5.8倍。
在地区分布上,目前北京朝阳和海淀两个区每人平均占地约130平方米,东城和西城的密度最高,相当于每人占地42.7平方米,而香港九龙区每人只有22.3平方米,最密集的区域----旺角区,每人只能分到土地7.7平方米,相当于北京东城和西城的18%,朝阳和海淀的6%。
在北京,住宅的容积率一般在2.0至3.0之间,大多以封闭小区的形态出现,在大家的心目中,容积率超过3.0就不宜居了,因为会出现塔楼而非纯板楼;而根据香港的法定图则,港岛住宅的容积率是8-10,九龙是7.5,新发展区也有6.5,重建项目则可能更高,可见香港的容积率相当于北京的3至4倍;另外,香港的住宅大多以街区的形式存在,基本上没有什么小区花园,街道的宽度与北京相比也要小得多,住客一出楼门就是市政道路,从而腾出更多的道路来容纳建筑物。
目前,香港有三分之一的家庭住在公屋中,户型最大的69平方米(以使用面积计算,下同),最小的只有8.2平方米;以中国建筑国际在启德机场原址上建设的启晴邨为例,最小户型14.1平方米,可供1-2人居住,每月租金909港币,最大的37平方米,为两卧房单位,可供4-5人居住,每月租金2387港币,即使这样的房子也得轮候至少三年才能获得资格。除了公屋之外就是私人开发商开发的屋苑,也大多以小户型为主,据统计,全港只有约10%的住宅单位大于100平方米,即所谓的“千尺豪宅”;但这些豪宅绝非普通人所能承受,如港岛区2011年100至160平方米之间的户型,成交单价是每平方米16.8万港币,即一套100平方米的公寓均价约为1680万元。绝大多数人的住房条件都不宽裕,三、四口之家住40-50平方米是很常见的。
香港的住宅一向是挑战密集症患者的理想素材
对于如此挤迫的空间,我们内地人会觉得不可理解,大多会对香港人报以深切的同情和怜悯,甚至有一些内地的官员原本是来取经的,但看完之后往往会觉得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人们会好奇:在这高密度的城市之中,这日子有法过吗?他们会不会被憋屈死?
让我们先考察一下自杀率,香港2011年的自杀率约为十万分之11.8,国际平均水平为十万分之10-11,台湾为十万分之14,中国大陆为十万分之23(非官方统计,因官方数据欠奉);从人均寿命来说,香港2011年平均寿命82.8岁,为全球各国和地区第二、华人地区第一(中国73.5岁,位居全球第83位)。当然,这些事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说明空间狭窄并未使香港这些指标相对其他地区显著恶化。
今年春节前,我从香港飞北京,距离上次回家已有两个半月,出机场的第一感觉到就是北京特别的空旷;进了小区,总觉得在我家那栋楼和前面楼之间完全还可以再塞进去一栋;进了屋子,以前感觉太小的书房也不觉得狭小了。那些高个子、大胖子的老外也能在香港生存得更好,说明了人们的适应能力是强大的,包括对空间大小的适应能力。
回到北京,就回到那个宏大的城市尺度中,无论是户内、小区还是道路,而且会自动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立即停止步行,上车,开始在各条环路上狂奔。当然那只是在过年期间,在正常状态下,空间是宽阔的,但道路是阻塞的。在高密度的发展模式下,城市空间是令人压抑的(尤其是在仰望的时候,虽然这种机会并不多),但你也会发现虽然道路不宽,交通却并不拥堵,除了一般人很难承受的自驾车,你有更多的出行方式可选择:步行、地铁、公共汽车,快捷、舒适而又不失尊严。
让我们想一下,如果通过提高容积率、降低套均面积和压缩道路用地等方式,将北京的人口密度提高到原来的四倍,那么所占用的土地面积也就会缩小到四分之一,当一个圆圈的面积缩小到四分之一的时候,圆到圆心的距离也会缩小到原来的一半,于是就会带来很多改变:第一,原来必须开车或者坐车的目的地(如商业、医院、**院等公共设施),就落入了人们的步行范围,借助每个人都有的最环保的交通工具即可出行;第二,地铁或公交运营线路的长度缩短一半,减少了人们的乘车时间,同样多的车辆和司机可以加密开行班次到原来的两倍,从而减少了等候时间,每辆人的乘坐人数减少,从而提高乘坐的舒适度;第三,当更多的人选择步行或公交,放弃自驾,需要占用的车行路面更多地让给公交,公交更加准时、舒适,狭窄的道路也让步行更轻松;第四,利用高密度的客流,地铁、公交本身成为一项赚钱的生意,赚钱就会有竞争,从而改善服务,尤其地铁还可与零售业、服务业互动,获取利益的同时也改善候车环境,同时不再为公交投入巨额补贴,间接为纳税人节约了开支;第五,由于高密度的发展,车位配比严重不足,停车费(我见过80港币一小时的)、停车位价格(一个100万以上的很多)高昂,再加上高油价(目前约每升16-17港币),压制小汽车的增长。
从数据上看,2011年北京日均公共交通客运量为1964万人次,平均每人每天0.次,而香港同期每天约1200万人次,平均每人每天1.7次,是北京的1.75倍。其中的差异去了哪里?我们看看机动车,北京拥有498.6万辆汽车,相当于每4人拥有一辆,而香港只有62.4万辆,相当于每11人才拥有一辆。由于北京的城市框架大,机动车可以在21300公里的道路上奔跑,而香港只有2086公里,相当于每公里公路上的车辆分别为234辆和299辆,似乎前者平均每公里上的车更少,但是当这些8倍数量的车集中奔向单中心的城区和环路的时候,拥堵程度的差异就不难想象了。此外,北京拥有出租车6.6万辆,香港只有1.8万辆,平均每辆车分别服务313人和398人,但叫出租车的成功概率后者要远高于前者,原因在于出租车在北京仍然行驶着上下班的通勤功能,尤其是对那些车辆被限行的司机。
据统计,香港约九成人使用公交通勤,这一在全世界都是最高的比例,其背后是城市高密度发展模式带来的公共交通的规模经济,高密度缩短了居住点与活动点的距离,人们很容易利用公交来往,从而与交通服务商产生良性的互动,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效益,降低了社会的投入。
香港自开埠以来,来自中国内地的移民一波接一波地到来,人口数量呈现持续的增长;尤其是1945年后的内战,使香港人口增长到1950年的200万,此后在国内的历次政治运动中都有大量人口逃港,这使得香港始终存在人口膨胀与土地稀缺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香港用高密度发展的策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解决大量人口的住房与就业问题。事实上,如果不用这一策略,城市的边界将被无限制扩展,更多森林都将变成“石屎森林”,很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将被破坏。而到今天,高密度策略的实施成果之一,是城市留下500平方公里的“受保护地区”,其中包括24个郊野公园和22个特别地区。
香港郊野公园分布图,郊野公园占据了香港40%的陆地面积,而且与各居住、商务活动区联系紧密。?
这些郊野公园在北京也都有,但不一样的是在北京要开上一小时的车才能到的地方,在这里人们可以从住处快速抵达,而且是真的郊野而非人造公园。以湾仔区为例,从任何一个地方出发,人们都可以步行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即可上山,在长达50公里的港岛远足径上暴走,欣赏山峰、林地、水塘(即水库)、岛屿、迂回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植被,在自然中走上一整天,安全且没有机动车的打扰。而港岛径仅仅是四条远足径中最短的一条,最长的达100公里,此外还有无数的家乐径、郊游径、自然教育径等等供人们选择。
10年代,香港开始实施新市镇发展,在新界形成了荃湾、沙田、屯门等九个新市镇,将制造业向新市镇转移,为当地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到2010年新市镇人口约330万,占香港的47%,香港从以港岛和九龙传统市区为单一中心的集中式城市转型为多中心的城市格局。这些新市镇均建在郊野公园附近,十几分钟就能从城市达到郊野,同时在新市镇内设立必要的商业及其他公共设施,方便居民就近使用设施,也减少对外的交通流量。
在高密度的城市中,人们虽然没有了房间内的入户花园,没有了封闭小区的大园林,但为人们留下了大面积的森林和保护区,让人们在这里释放高密度带来的压力。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小”其实是“大”,城市占用土地小了,保留的自然就变大了,人们的居所小了,但是活动空间变大了,人们可以用自己的双腿走得更远;相反,“大”也可能是“小”,城市大了,大自然变得遥远了,马路宽了,可以行走的范围却小了,要么困在车里堵在路上,要么宅在大房子和小区花园里。
公共设施的充分利用是高密度城市的另一好处。由于高密度往往伴随着街区的存在,所以人们一下楼往往就是底商,一方面方便周边人们享用(虽然高峰时段也往往需要排队),另一方面人气鼎沸也提高了使用率(如食肆的多次翻台)。在这里,餐厅很少有包间,即使有,其尺度也远远小于国内那些具有仪式感的豪华大包房,以至内地来的官员多半会有被怠慢的感觉。有些小巷子的酒吧,座位少人多,客人就站在街旁边喝边聊,却也成为步行者眼中的独特风景线。内地那些聊胜于无的小区,大多数状态下被空置,游泳池停运,而在这里往往经营良好,因为房子小,人们许多内化的功能如接待、聚会等都在外化了,住户在享受到良好的服务,发展商还能赚钱,在这里得以最大化地利用,空间的商业价值也因此最大化。
在北京,自从离开大学后几乎就没去过图书馆。一是觉得很遥远,要到最熟悉的北图需要太长时间,最近的区域或社区图书馆则不知何往,二是觉得手续繁杂,进图书馆跟进衙门的感觉差不多。目前,在北京共有25个公共图书馆,相当于82万人一个,而弹丸之地的香港则有67间公共图书馆,相当于10万人就有一个,而且与居民的距离非常近,甚至一个小小的南丫岛上都有两个,在大部分地区走路就可到达最近的图书馆,管理上也相当人性化,没有门槛,让你觉得不去看看书都会不好意思。每个区域都有球场等体育设施,大多也可走路到达,所以诸如修顿球场之类的使用率很高,不像北京那些集中、大而无当的体育设施,冷冷清清,拒人于千里之外。
港岛区的公共图书馆分布图,从港岛最东头到最西头约14公里,人口最集中的北部地区有14个图书馆,平均每公里一个。?
其中:C代表中央图书馆;M代表主要图书馆;S代表小型图书馆;小车代表流动图书馆。
上帝每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人们打开一扇窗。所以在高密度、紧凑型的都市中,上帝不能给大家宽裕的房子,但为大家打开了一片更大的天空,让人们走得更远,看的更多。相反,上帝让人们享受宽敞的个人小空间,就要让他们忍受拥堵的交通、污染的空气和低劣的公共服务,其实与上帝有什么关系呢,这只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而已。香港人除了调侃自己是“弹丸之地”,往往还会加一句“香港是个神奇的地方”,城市选择了自己的发展方式,人们就会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但是没有一种选择是十全十美、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对于特大型城市而言,高密度、紧凑型可能是城市化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选项,只是我们自己(包括和民众)都没想明白,也没做好准备。
你和同学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
前几天,高考一如既往地刷爆了朋友圈。对于高考是否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很难下定论。但有一件事则是确定的:高考之后的十几年,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本文作者宁南山为了说明这个观点,收集了接近100个样本,这些人是他的高中和大学同学,而且基本都是211以上院校。
在作者看来,这100个人,包括他在内,勤奋程度,智商差别是不大的,不然最后不会都在一个班学习。家庭条件,除了10%家庭算是富裕的,大部分都是平民子弟。
但是最终,因为选择不一样,到现在人生却可以说有了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和差距,是大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都能明显感受到的。
作者:深圳宁南山
:视觉中国
来源:宁南山
第一个选择:选择什么专业
填报专业是一个蝴蝶效应,你写下的那几个字,可以决定你以后很多年的人生。我当年参加高考的时候,一心是要填报理工科的,因为看了一些国外的电视剧,**,觉得里面人走过去的时候,门就自动开了非常神奇,感觉好高级,好科幻。
于是坚决的报了理工科专业,并且毕业后一直在制造业。这样的选择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穷。
所以有私信问我报什么专业比较好的,我怎么回答你呢?如果要赚钱的话,上国家统计局看下2017年全国各个行业的平均工资统计就知道了。
注意这个非私营单位,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国有企业,其实不是,它还包括了股份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企业等等,因此代表性最广。
2017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3150元,金融业122851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07815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9倍、1.65倍和1.45倍
说白了,一个IT,一个金融,显著的高于其他行业,这和我们平时的感觉是相符合的。
另外搞科研现在收入也在水涨船高,全国各地高校的待遇越来越好,在之前的文章里面,我多次贴过现在全国各地高校招收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的待遇,可以说大大上升。
另外现在企业也在越来越重视基础研究,基本上国内各大企业集团都有中央研究院,因此科研技术人才也会过的可以。
我当初选择理工科,毕业进制造业企业工作,这直接影响了毕业后的收入水平。现在想起来,当初如果填报金融,语言,法律,会计,计算机之类,那么可能毕业后的日子会好过的多。
为什么这样讲,我记得十几年前,临近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我某个在读计算机专业的高中同学,说上海某外资软件公司(没错那个年代外资互联网更吃香)给他开月薪接近5000元,他说觉得太寒酸了,就没有去。
这让我感觉很吃惊,因为在我们系(硬件弱电相关),找工作找个4000元月薪就觉得很不错了,实际上大量同学找到的工作月薪只有两三千元。有的单位解决北京户口,开的月薪只有一千多。
在当时,学校论坛里面有个男生发个贴,说毕业了征个女友一起在北京奋斗,已经找到月薪3000元的工作。结果留言里面还有人在讨论楼主是不是在炫耀,有的人说三千元怎么会是炫耀呢?有人说已经是炫耀了…..
我们眼中令人羡慕的五千高薪,然而这在计算机专业的同学眼里叫寒酸,突然就感受到了专业不同带来的巨大差距。
另外还有个同学,研究生毕业后,去了上海某证券公司,后来他来深圳看我,就聊到存款的问题,我问他存了多少钱,当时我想虽然金融业工资高,但是他说是毕业才一两年,存十万顶天了吧,结果他告诉我毕业一年多就存了二十多万。
这个数字把我惊到了,因为我本科毕业比他还早工作两年,但是存的钱都没他多。
当然,我也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的选择。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开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本土制造业开始展,出口开始迅速增长,深圳几乎所有的公司,从华为,富士康,比亚迪这样的大公司,到各种生产电池,LED,充电器,PCB线路板等等在内的大型,中型,小型工厂,都在开展海外贸易,直接带动了制造业从业人员收入增长。尤其是华强北为核心的山寨机业务,蓬勃发展。
中国出海最早之一的华为,就是2000年举办的出征海外誓师大会。
大量外贸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他们作为中间商,通过展会,互联网和电话开拓海外客户,同时从合作的工厂提货实现出口,什么都可以出口,电话机,音响,耳机,电子元件,线路板,电子玩具,摄像头,手机,屏幕…..
直到现在,来深圳的朋友,从华强北的各个大楼,到罗湖,福田的各个写字楼里面,都能发现无数这样的贸易公司,他们只是租一两间房就开始办公。
因此在深圳,有个独特的职业,叫做外贸,很多本科学历都不到的对外销售人员,在外贸小公司工作都可以做到月薪过万。因为不管是外贸公司,还是普通的中小型工厂,给予销售人员和营销人员的提成都非常高,按照销售产品的不同,提成高的甚至能到10%以上,低的也有2%,3%。当然大公司的销售提成比较低,1%左右或者以下。
不少只有专科甚至高中,中专学历的来深打工者,通过努力学习英文,努力开发和开拓客户,实现年入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比比皆是。
我记得2010年,部门有一个新员工辞职,我找她谈话,她说因为她男朋友在华强北开了个公司,招了四个员工自己做电子产品外贸出口,所以她也辞职去帮忙,她男朋友当时很年轻,才23岁,没考上大学,来深圳好几年了,最开始是华强北的贸易公司打工,积累起一批亚非拉的客户之后,就自己开了个外贸公司出口电子零部件和产品。
除了这些外贸公司以外,深圳的中国本土制造业公司,开始成规模的向国外派遣销售和技术人员常驻,也是在这一时期,全世界各地的各种展会上,无一不是有大量中国公司参展,很多年轻人得到了出国的机会。
我来深圳第三年就开始出国参加展会,我记得当时是在南非,整个展会一看,一半是中国公司,而且都是普通中国人根本没有听说过名字的公司。
我去各个展台找人聊了下,每个展台都有毕业才两三年的年轻人,很多毕业于不知名的二本,三本院校,毕竟公司都是中小型公司。
每次出国参展,总会看到大批的中国年轻人在各自公司的展台,这在以前是看不到的。
尽管可以说赶上了中国制造业对外出口展的风口,但是一直到毕业后的第七年,我才总算稳定达到心目中觉得还满意的薪资。
所以说我有时候想,我毕业后七年的命运,其实在当年高考填志愿的那一刻就决定了。所以填一个专业究竟有多大影响?对我来说就是七年。
当然了,我总是自我安慰说,选择这条路虽然一开始穷了点,但是做制造业,也能看到很多金融界高富帅和程序员们看不到的风景。
我记得有个同事出去海外拜访了一圈客户,回来开电话会议略感心酸的说,客户对他讲中国制造是“low quality”;
我带法国人在深圳工厂参观,看到我们工厂工人的操作方式,我看他们的表情就露出“原来才这个水平”的含义,我问其中一个客户,说你觉得工厂水平和法国差距多少年?他说至少10年,我看得出他内心其实是想说20年。
记得有次有个日本团到公司参观,当我讲到几个产品性能,确实做的不错,团里面的日本人问我说“你们工厂是不是有日本工程师”,后来看到金灿荣教授的讲座,他说日本人对中国人有一种愚蠢的种族主义,我马上就想起这一幕,这是有切身感受的。
那个年代,消费电子产品基本还是国外品牌,有很多今天我们完全没有听说过的外国电子品牌,加拿大的,法国的,美国的,拿到深圳来找各种工厂生产,不少欧美供应链管理人员和工程师在工厂和中国工程师同吃同住,也了解了不少他们国家的事情。
在国外厂家货期催的紧的时候,工厂的项目PM兄弟们,经常通宵跟线加班,第二天早上回去睡几个小时又继续回来上班。
不只是理工男,理工女们也是一样,我至今还记得两个女孩子,都是独自负责一个产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周末经常也不休息,后来有个女孩子去了中兴。
中国制造能够崛起,大批理工科毕业生进入制造业是关键因素之一,深圳比较大的工厂,例如富士康,比亚迪等等,每年光是招收本科毕业生就在五千人以上,有的年份甚至超过万人。
当然那个年代制造业的薪资,总体还是不行的,不像今天经过不断努力已经大大改观,深圳的OPPO, VIVO,华为,中兴,华星光电,富士康,迈瑞,大疆,柔宇科技,中广核…乃至大批苹果和华为供应链的公司,都能给工程师提供不错的待遇。
第二个选择:大学怎么过
为什么大学毕业十几年后也无法逆袭
我们大四毕业的时候,有大概六分之一的同学,因为学习太差,挂的学分太多没有拿到学位证或者毕业证。原因也很简单,基本是因为玩游戏或者上网,疯狂的玩游戏和泡论坛。那个时候的主流网游是韩国开发的《》,中国最大的游戏公司还是盛大。
班上有几个同学,进入大学后几乎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或者至少热情大大衰退。我猜测这跟高中生活过于枯燥,而他们本人又缺乏自我学习动力有关系。
至少我在上高中的时候,真的非常辛苦,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一点睡觉,而老师们和家长们为了给我们鼓气,经常会说“坚持下去,到了大学就解放了”。
这其实给了我们一个错误的印象,就是认为人生的拼搏主要就是在高中,到了大学可以彻底放松了。其实不然,人的一生是长跑,进了大学也只是个新的开始。
对我们这些一个月生活费只有几百元的理工男们来说,没有女朋友,在宿舍玩游戏是成本最低的方式了,经常一个学期下来,有的同学都没有怎么出过学校。
我很清楚的记得,凡是在大学期间挂科太多,又无任何特长的同学,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非常沮丧,很多企业来招人的时候,第一条就是看学习成绩,而且必须有学位证和毕业证。
我记得当年待遇还不错的中广核和中石油来学校招人,没错当年油价高,中石油是非常好的单位,都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凡是还有挂科的没有补考通过的,第一轮就被刷出去了。
我大学班上的几个挂科太多,连学位证和毕业证都拿不到的同学,很遗憾,毕业十几年后没有一个能够翻身的。
他们没有一个人在一线城市买车买房,如今三四十岁了依然带着老婆孩子当北漂,有的至今未婚,工资不高也看不到前途在哪里,白白浪费了985的光环。
大学怎么过,其实非常非常重要,直接决定毕业的时候你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从而影响你22-32岁的黄金十年,从这个意义上,我觉得大学怎么过比选专业更重要。
第三个选择:
毕业选择出国留学还是国内工作
我高中班上成绩最好的几个同学,现在全部在美国。
大学班上也有同学毕业后出国留学读研究生。
应该说他们是班上最优秀的一批人。
实事求是的说,在十几年前刚毕业的时候,我是很羡慕他们的,尤其是当我在深圳的工厂里面拿着苦逼的工资天天加班的时候。
不过历史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有趣,这些同学,在国外延续了在国内的勤奋,继续奋斗,好几个人读到博士毕业,而且还是美国排名前十的名校。
今天他们在美国各行各业工作,有在银行的,有湾区工程师等等。
看起来是奋斗成功的典范,然而十几年后,留在国内的同学却感觉并没有羡慕他们了,尤其是北上广深的同学大多有了房子,个个身价几百万,收入也普遍性的上涨到了几十万的水平。
甚至还有高中时候班上成绩一般,最后也考了重点大学的同学,如今在成都这样的二线城市有房有车,经常出国旅游。
少数在老家城市工作的同学,虽然财富一般,但是也可以负担得起东南亚旅游了,要知道仅仅在十年前的2007年,出境国外游还是比较高大上的事情,2007年中国公民到泰国旅游仅仅71.7万人次,而2017年,到泰国旅游已经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了,全年超过了980万人次到泰国游玩。
可以说留在国内的同学,尽管上学的时候总体水平不如去美国的这些同学优秀,但是最终在财富上,却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输给在美国的优秀同学,而且国内薪资总体仍然呈现快速上涨态势,因此未来是可以预期的。
另外还有件小事,某次因为美国新闻,同学群里面讨论起美国的种族歧视了,包括华裔警察误杀黑人被判刑,而白人警察杀黑人就无罪,华裔小孩在奥斯卡被黑人主持说是会计,越南华裔在美联航被赶下飞机等等。
一个在美国的同学在群里拼命解释说,这些事情都不是针对华裔的,美国社会针对其他种族也是一样,不是针对华人的种族歧视。而且还言辞比较激烈的反对群里面说华人在美国受歧视的同学。
其实我们都知道,他可能是心态失衡了,一个自信的人不应该是这种反应。
我个人觉得,对于顶尖人才,在中国或者美国都会过的很不错,因为个人的能量实在太强大。
然而对于普通人或者说优秀的普通人而言,出国学习,出国留学都是好事,但是工作和发展还是要考虑大势的影响。不然你的个人努力会被大势所抵消。
在国外留学和学习完成后,如果单纯只考虑赚钱的话,有的产业和技术国外领先太大,国内短期追不上,回国工作薪资也短期内追不上美国,那么留学完成后先选择在国外工作就是合理的,反正以后回国了也是人才;
有的产业国内开始强势崛起,中西方力量在逆转,那就必须要考虑回国发展了,因为到后面有家庭了,市场格局也已经定下来了,那时候回来成本会更高,而收益反而会降低,因为错过国内的展时期。
以我班上的同学而言,十年后,二十年后,留在国内的同学里面,会有一大批人在财富上超过在美国的这些班上最优秀同学。这是大势。
第四个选择:
职业生涯是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每次在网上看到这样的问题:小公司年薪20万+副总职位,大公司年薪10万普通工程师,我该去哪一个?或者创业公司年薪30万+期权,BAT年薪40万,我该选择哪一个?
我高中和大学班上差不多100个同学,毕业十几年后整体经济条件和收入最好前20%,30%的同学,除了自己创业的以外,几乎全部在大公司或者部门工作,而且是持续的长时间的在大公司工作的成就相对而言最高。
而班上毕业后去小公司的同学,后来的典型生活就是跳来跳去,以至于到后来同学们都不知道他在哪个公司上班,因为公司名称说了别人也记不住。
去小公司上班,一个是对你的履历没有什么帮助,跳槽不好跳;
如果你一开始在大公司工作,最后跳槽到了小公司,HR看到你的简历,立即就会有疑问,怎么几次跳槽公司越跳越小?
一个是看似给你的职位和工资更高,但是小公司同时也对你有更高的期待,一旦你不能满足这种期待,那不只是不能加薪的问题了,工作也有风险。
一个是小公司更多是人治,家族化,人际关系更不好处理。
最后一个是小公司能不能存活是个问题,不说一定倒闭,你想找一家能够在以后几年稳定的每年加薪的小公司是很困难的,换句话说,或许一开始给你的薪资还可以,但是后面3-5年会每年加薪吗?小公司恐怕是有困难的。
当然了,凡事无绝对,像互联网行业这几年就冒出不少独角兽,那又另当别论,但是他们背后还是有大公司和大资本投资。
真正能够逆袭的小公司,永远只会是极少数,因此除非笃定的坚信其前景好,否则千万不要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赌注。
第五个选择:
工作后应该急于尽孝吗?
这是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常见错误之一,尤其是从县城,小城镇,农村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包括我在内,都觉得父母供我读书太不容易了,省吃俭用太辛苦了,毕业之后开始上班了,爸妈终于熬出头了,应该及时尽孝。
我当时也是这个想法,毕业两年后,因为觉得家里老房子条件一般,我把几乎所有工作后存的钱拿出来给爸妈,加上爸妈的积蓄作为首付,在老家市区最好的小区买了套差不多100平米的花园小区江景房,并且每个月的房贷我主动要求全部我来还,还了好几年。这样做的结果是我在深圳买房的时间往后推迟了四年。
因为父母都是快退休的人,买房首付比例高,而且只能十年。因此首付和月供都很高。而当时深圳房价只是老家市区的两倍多点,并且只要两成首付,实际上中介还可以做到更低,不少中介打出“零首付”的广告,我买还可以三十年,月供也低。因此当时同样的首付和月供,在深圳买个90平米是没问题的。
现在想起来,真的是觉得这是我毕业后做出的最错误的决定。
老家房子的涨幅远不及深圳,如果当时先在深圳买了房,两三年或者三四年后再在老家买也完全不是问题。而且这套房子,虽然小区各种高大上,比老房子居住环境上了一个档次,但是父母由于还在上班,离上班的地方远,所以只有周末两天才会过去住,平时就空在那里。
更重要的是,后来我买房的时候深圳房价已经大涨,不得不寻求父母资助,不仅爸妈也付出了更多的资金,我也背上了高得多的月供。
也就是不管是我,还是我父母,都付出了更高的代价。现在一算,这个决策的损失是按照百万人民币为单位的。
其实很多时候,多给家里打电话,平时多发微信汇报情况,给爸妈买件衣服,买双皮鞋,购买旅行社旅游,购买大病保险都是孝顺父母的方式,没有必要用力过猛,父母往往也用不着。
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了才更有能力回馈父母。
第六个选择:
一个好的伴侣究竟有多重要?
作为一个理工男,我更多的从理工男的角度来看。
我大学班上的理工男们,除了少数两三个恋爱经验丰富的,绝大多数都是老实型,也就是说网上说的“老实人”,高中的时候没有谈过恋爱,大学四年也没有谈过。
大学毕业十年聚会的时候,班上有几个兄弟就在抱怨家庭的事情。
有个兄弟的老婆是个专科生,自己不上班,但是花钱大手大脚,度非要去马尔代夫,买车一定要20万以上,这个兄弟其实收入并不高,为了满足家庭开支,买车,毕业多年还不时向家里要钱,老婆席间还喜欢数落他不好,我们均理解不能。
有的兄弟的老婆是高中学历的老乡,没有什么工作技能,吃不了苦工作经常换,经常索性就不上班,在家里待着看电视剧,最喜欢逛淘宝,也不怎么管孩子。
这个兄弟白天上班,晚上还要照顾上快上小学的女儿,经常每一两小时起来一次,怕孩子蹬被子着凉,老婆尽管不上班,但是晚上从来不起来。
我们都说你这样太牛逼了,就这样他老婆还埋怨他给不了太好的经济条件。
我们问他有没有二胎,这个兄弟说“我其实也不想要二胎,但是如果问我老婆这个问题,她是肯定不会生的”
班上这种情况的兄弟还有好几个,他们的共同特征是:
之前都没谈过,感情经历一片空白,毕业之后往往是第一次谈恋爱,即使我们作为朋友不断提醒他们,对方有问题,你们不合适,甚至有班上同学直接提醒过某个兄弟说:“你那个女朋友配不上你”,但是这样都没有及时止损,最后还是结婚了,结果现在问题不断,却又无力解决。
另一方面,我在深圳认识的妹子,就有不少学历好,性格好,工作也不错,苦于圈子问题不好找对象,我相信北京这样的妹子也有大把,她们也想找合适靠谱的对象。
所以我想起这几个兄弟就气不打一处来,当初如果能在这方面多花点精力,把用在工作上的心思同样的用在找女朋友上,通过各种渠道多认识几个优秀的妹子,何至于此,不仅自己家庭更和谐,也解救了好妹子,该多好。
作为高考中拼杀出来的理工男,我们认识的妹子很少,我们追求妹子的能力不高,但是至少我们大部分人总体上靠谱,勤奋,善良。让那些好妹子被那些不如我们的男人追到了,你难道内心深处不觉得可惜吗,不觉得对不起这些好妹子吗?
同事,朋友,同学,单位联谊,微博,交友网站,长租公寓,甚至知乎…只要你想,怎么可能没有途径认识?
我大学班上有个理工女也是一样,大学时没人追,毕业后我就不时劝她,多接触一些男生,有合适的就先谈着,对自己没有坏处,她应该是没有听进去,宁肯周末在家追剧。
一直拖到30岁以后,才想起来第一次谈恋爱,然后就结婚了,老公学历,工作,长相都不怎么样。班上同学看到她老公都是面面相觑,怎么找一这样的。
我一直相信只要她积极点,可以找个优秀的多的。
一句话,班上凡是找到合适的伴侣的,整个生活状态是神奕奕的。我宿舍一个兄弟,孩子过生日,他和老婆一起尽心把家布置成梦幻城堡,一家人开开心心其乐融融。
积极的花精力寻找合适的伴侣,TA将成为你以后人生并肩作战的战友,这某种意义上和努力工作同样重要。
高考的时候我们18岁,20年之后就是38岁,基本上人生的所有决定性选择,就业,出国,结婚,买房都会在这20年之内完成。
我们经常说,人的一生要靠个人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努力和选择,很多时候后者可能更重要,此文希望能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