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2.请问文房四宝?

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龙塘山房描金价格_龙塘山自然保护区游玩攻略

沈嘉禄

(嘉黎县的上尼屋,前方就是冰川)

去西藏,对我来说有两大难题躲不过去。

一是高原反应。这几乎是每个长期生活在低海拔环境的上海人的魔咒,尽管飞机降落在贡嘎机场之前我就大把大把地吞下红景天和高反灵,然而没用,等我们一行上了包面车,七转八弯进入大昭寺附近我们下榻的唐卡酒店,似曾相识的胀痛感便锐利地袭来,脑子犹如进水,一股股白浪左右拍打,企图撞破脑壁。接下来的几天里,特别是进入海拔5000多米的嘉黎县尼屋乡和麦地卡湿地,我被头痛胸闷气短等症状折磨得死去活来,孙悟空被唐僧念紧箍咒痛得满地打滚也不过如此吧。

二是餐食不对胃口。我对传说中膻味极重的牦牛肉和酥油茶不能不保持警觉。虽然十多年前我去过一次西藏,但主要在有“西藏江南”之誉的林芝活动,一日三餐都在一家汉人经营的制药企业里吃,与藏餐擦肩而过。当然,比起铁板钉钉的头痛,藏餐的考验中可能隐含着一份意外的惊喜。

(独俊大峡谷)

第一顿藏餐是在我们登高拍了独俊大峡谷全景后,进入易贡藏布岸边一家藏民开的小饭店里吃的。这家饭店被篱笆墙围起,里面有一个挺大的庭院,一排简易房子建在草地上,屋前有几棵树,野蛮生长不修边幅,树荫下支起两个凉篷,老板把我们引到棚里入座。我们口渴,吵着要喝酥油茶。

老板问:三磅还是五磅?原来酥油茶是装在老式热水瓶里的,我们当然要了五磅。眼看浅棕色的酥油茶徐徐注入碗里,我端起来就喝。没有明显的膻味,加了点盐,味道微咸。

(酥油茶)

接下来上了薄薄的烙饼,表面斑驳,撕开来吃,恰到好处的韧劲给牙齿扎实的安慰,大麦的原香对肠胃也是亲切的安慰。接下来上了他家自制的酸奶,一大盆分作几小碗,稠到牢牢粘住木勺,甩也甩不掉,也许是存在冰箱里太久的缘故,吃到嘴里有咯咯响的冰碴,也是一种刺激。有朋友加了砂糖——藏族同胞为了保持高热量,吃糖很厉害,整袋的白砂糖撕开口子杵在桌上,随便添加。我血糖偏高,就吃原味。

咸的酥油,甜的酸奶,喷香的烙饼,蓝天白云,绿草红花,阳光火辣,微风徐来,易贡藏布在远处轰鸣,我们在大快朵颐,真是天上人间!

(酸奶和烙饼)

过了一会老板端出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牦牛肉。清水白煮的大块牛肉之上,横七竖八地插了几把藏刀,块儿大小,任凭自己切割。切牛肉有讲究,得以45度切断它的纹理,这样又能保持弹性,又不至于塞牙。我切下一块,沾了盐,入口后也不觉得有膻味,肌理清晰,纤维适中,脂肪很少,厚实饱满的咬劲也助长了我恣意的吃相。

(水煮牦牛肉)

有一种说法:全世界的牦牛约有95%生长在中国西藏。牦牛生活在海拔3000 米以上高寒地带,抗寒能力特别强,体质粗壮结实,大风大雪也无所畏惧。

没错,一路上看到,翡翠色的高原牧场上点缀着墨点般的牦牛,原生态环境全程放养,无污染,无天敌,爱去哪就去啊,日月星辰,悠哉游哉,日子一长就消磨了牛脾气。据说除了草,牦牛还能吃到贝母等野生药材,啧啧,还有虫草!所以朋友推导出一个结论:吃牦牛肉就相当于吃虫草。我反驳:那不一定,或许它吃下去的虫草没消化,后来就混在排泄的牛粪里,藏民将牛粪拾起来堆垒成一堵堵墙,冬天大雪封路不出门,一家老小围在家中烧牛粪,虫草就这样化成一缕青烟啦!

(奶渣也是很香的)

再也没有别的菜了,但我们已经吃到撑。酥油茶热量很高,很顶饿,治高反特有效,我喝了四五碗,感觉果然好了很多。老板先后提了四热水瓶酥油茶来,后来结账时仍然以五磅计。饭后我们还赖着不走,老板就将家里吃剩的半篮水果放在桌子上,有印度青苹果,还有梨子、葡萄和香蕉。在西藏能吃到香蕉,怎么也想不到!

正要起身,老板又从家里捧出一块蛋糕似的食物,那是奶渣!我们各自掰下一块尝尝,嗯,真不错!我在心里排出一个公式:奶渣=奶酷+麦片+微焦的炒麦粉+盐。

(藏族小饭店的老板给我们舀酸奶)

这是想当然。老板告诉我;做奶渣嘛,把牛奶打搅分离出酥油以后,剩下的奶液架在火上煮沸,冷却后就成了酸奶水,再把它倒入竹制的漏斗里,沥出水后,留在漏斗里的就是奶渣。

貌不惊人的奶渣,却有着极强的助消化作用,藏民出远门时总要带上一块奶渣以防水土不适。煮酥油茶时加一块奶渣再加点红色糖,别有风味。

(牦牛,资料)

易贡藏布一带的 旅游 还刚刚兴起,这条线路极佳,不管是自驾游还是探险游,都可以设计许多节目。我对老板说:你们以后要增加一些体验项目,比如让游客身穿藏袍,在高高的木桶前边喝歌边打酥油茶,wifi也快点开通,游客玩嗨了就会将视频发出去,等于给你做广告!

老板一边憨厚地笑着,一边捣起头皮:我们现在打酥油茶都用上了机器!

关于牦牛,我一直觉得是藏民的一笔稳定的、可观的收入。那曲一带的藏民每家每户都会养牦牛,少则几头,多则几十头,最多的一户人家养了270头。天然牧场水草丰满,牦牛随便享用,在冰天雪地的日子里,牦牛入圈,政府又会发放青稞,充实牦牛的冬粮。牧民的放牧成本很低,而等到牦牛长足后,一头能卖到一万元,这笔账连小学生都算得清楚的。

然而……情况并非那么简单,我们的司机才旺,一个瘦长精干的藏族帅小伙,他家就养了四十多头牦牛,“但是我们跟大家一样,牦牛一般不卖,也很少宰杀,我们只喝牛奶。等它们老死后,就找一个地方埋了。也有人会在年底杀一两头牛自己吃,或做成肉干,但也有些牧民坚决不杀牛,自己要吃牛肉,就是去市场上买。所以流向市场的牦牛其实很少,拉萨商店里出售的牦牛肉干,你能确定他是用什么做的吗?”

(藏民们在挤牦牛奶,资料)

我不禁要问:“明明知道牦牛肉很值钱,为什么不让它转化为商品呢?难道你们不想脱贫致富?”

脸色黝黑的才旺笑了,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我们靠一年一度上山挖虫草就有一百多万元的收入,我们不缺钱。饲养牦牛主要是为了这个……”才旺做了一个奇怪的手势,表情也很古怪,不大好理解。

“为了延续自己的牧民身份?或者为了传承放牧的传统?”我说。

才旺认真地点点头。“对,让它们去天堂。”

不过在那曲地区,许多乡村是精准扶贫的对象。

(机灵可爱的藏香猪)

下一程我们去嘉黎的上尼屋乡,最大限度地接近对亚洲气候造成重要影响的卡洛冰川,然后找到一家民宿吃午饭。这家民宿是一年前刚刚建起的,占地宽广,藏族特色的木屋被涂成大红大绿,加上几十条飞扬的经幡,在片草地中非常惹眼。我们绘彩描金的藏桌前坐定,也喝了酥油茶,吃了大麦饼,还吃到了炒白菜和炒土豆丝,食材采自他家的园子,绝对有机。这次的亮点是藏香猪,水里一煮而成的藏香猪,切成厚片,蘸着盐和辣椒水吃,厚度超过一厘的猪皮居然是脆脆的,猪肉肌理稍感粗糙,但脂肪含量低,无油腻之感,味道鲜美,甚至有一种接近野猪的香味。

(藏族小孩)

在嘉黎县城通向尼屋乡的四十二公路旅程中,大都是七转八弯的山石路,路边除了牦牛,还能看到成群结队的藏香猪。这种猪全身黑毛,可能处于驯化的尾声吧,脊背上的几撮鬃毛又长又硬,剑戟般地向后斜插,凛然而不可侵犯,若与野猪狭路相逢,谁赢谁输还真难说。它们腿脚虽短,却行动敏捷,在山路上避让行人或车辆,嘟噜噜一闪而过。小香猪好像永远也长不大,听说有人将它们当宠物来豢养。

(水煮藏香猪蘸辣椒水吃)

我们在这家民宿里吃了饭,还喝了藏民自酿的藏白酒,欣赏了千锤百炼的藏刀,抚摸了他家传了十几代的石锅,最后给我们一击的是,站在餐厅外面的走廊往窗外望去,一大片乌云正好飘过,一缕阳光趁隙打在山巅的卡洛冰川上,反射光箭一般地射来,瞬间将我们的脸额涂成黄金。所有人齐声欢呼起来!

窗框将美丽的风景永远留在了这里,也留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

(藏民将牛粪垒成厚厚的围墙,成为冬天取暖的燃料)

(布达拉宫下出售烙饼和酥油的小摊)

沈嘉禄绘画作品

沈嘉禄绘画作品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图文均由作者提供

特别鸣谢老有上海味道公微号支持

请问文房四宝?

纸、墨、笔、砚

纸、墨、笔、砚

参考: book

纸、笔、墨、砚,伴随着中国文化的成长,已有几千年历史,当中的造纸术,更被公认为世界四大发明之一。这四种文具天衣无缝的结合,是世界文明史中罕见的,故此有「文房四宝」之称。  慢慢欣赏及细味文房四宝之美及名工巧匠的神来之笔;再探讨一下为何笔也具「四德」,用心思考过四宝与古人的密切关系后,您会发现,原来眼前的一支毛笔、一张白纸,竟蕴藏着说不完的故事。 古代文人与文房四宝之间的关系非比寻常,快到大师颂「四宝」部分,看 看李白、白居易、苏东坡如何对它们赞不绝口;而文人对墨的喜爱程度,竟使清代著名文人李格非(李清照父亲)发表《破墨癖说》来批评文人对墨宝之爱的不理智,可见文房四宝的地位超凡。 虽在书本中学过谢赫的「六法论」,又背诵过「以意创造」的解释,是否仍摸不著头脑呢?这些看似艰深的中国传统书画理念,其实并非「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而是可通过各种事物体现出来。原来,它们亦与文房四宝的文化内涵有关:若知道什么是「五彩」墨说,便对抽象的书画「气韵」有概念了,「六法」也就不难理解了。 「宝纸」、「宝笔」、「宝墨」、「宝砚」和「四宝之最」原来其中大有学问!要成「宝」,不但要出自名匠之手,还要在质材、用料及制作过程中下一番独门功夫;更要经得起岁月的考验至「千年不朽」,才能上「宝」榜。文房四宝欣赏的诀窍,文人读书作诗画时,闲来便自赏文房的雅致、把玩文玩精品,并从中寻求创作灵感。故此,古人对使用、鉴赏、收藏四宝,早已有不少经验之谈,更进而发展为一门精深的学问。  古往今来,咏赞文房四宝的诗文不计其数,不妨感受一下梅尧臣收到好友潘谷仿制的「澄心堂纸」和美砚时的雀跃心情吧! 梅尧臣《潘歙州寄纸三百番砚一方》: 「永叔新诗笑原父,不将澄心纸寄予。  澄心纸出新安郡,腊月敲冰滑有余。  潘侯不独能致纸,罗纹细砚镌龙尾。  墨花磨碧涵鼠须,玉方舞池地与虺。  其纸如彼砚如此,穷儒有之应瞰鬼。」释义 第一句中,永叔指的是欧阳修,原父是刘敞。讲述其辗转得到澄心堂纸的经过。 后来,梅尧臣送了一些给好友潘谷,潘「如法泡制」了一批仿制品,又送给梅三百番。梅尧臣喜不自胜,马上写下此诗以致谢意。 不懂欣赏四宝的精妙之处,便不能体会中国文人的精神境界,不学一点有关的学问又怎行呢? 虽说是「文房四宝」,但古代文人非常讲究精纸妙墨,更注重书房的气氛;文房中的宝贝又岂只四种。还有笔洗、臂搁、墨床、水注等古文具。各种文具均自有名堂,不可少覤。

文房四宝是纸、墨、笔、砚。 纸(宣纸)

墨(黑墨水)

笔(毛笔)

砚(端砚)。

纸、笔、墨、碛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书工具。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公元 420-- 589年),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四宝品类繁多,丰富多彩,名品名师,见诸载籍。四宝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著称,至今仍享盛名。 文房四宝不仅有实用价值,也是融汇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各种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品。可称笔砚精良,人生一乐。 文房用具除四宝以外,还有笔筒、笔架、墨床、墨盒、臂搁、笔洗、书镇、水丞、水勺、砚滴、砚匣、印泥、印盒、裁刀、图章、卷筒等等,也都是书房中的必备之品。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房四宝多为清代名师所作,皇家御用,其用料考究、工艺精美,代表了我国数千年来文房用具的发展水平和能工巧匠们的创造智慧与艺术才能,是文房用具中的瑰宝。 笔的历史与种类 笔是表达人们意识的一种工具,毛笔的历史,传说是秦朝大将蒙恬以鹿、羊等毛为毫,加入竹管成笔,而后人仿效。其实这种传说是不太正确。 因为在民国四十二年在湖南长沙市左家公山,考古学家挖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在上层里面有一竹筒,筒内有支很小的笔,其笔毫是兔毫,作法是将竹管劈几处后,将毛夹入,再用细丝线缠上,并以漆去固定,同时有削刀,竹片极小竹管放在一起,小竹管是贮墨用的,竹片是当初代替纸的用具,削刀可能是削去竹简上的错字用,这个实证即可证明,蒙恬只是改良毛笔而已。 笔的种类通常分为大楷、中楷及小楷,分别法是以书写字体大小来识别。在材质上,分有羊毫、狼毫、及紫毫(兔毫)等,也有以羊、狼毫各取适当比例,内以狼毫为柱,外被羊毛制作所谓的兼毫。羊毫的特性柔软,含水量多,而狼毫、紫毫的特点是弹性良好,但含水量较差,所以初学者在选择毛笔应以兼毫较适宜。 毛笔 的使用需配合墨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各自长处,自古以来,墨在文房四宝占有相当地位,墨的起源,是由漆书的石墨演进而产生,究竟是什么人创造的就无人详细考证,不过在汉代已有制成丸状的香墨,相传最早造于黄帝,从证物来看在三国时代魏人韦诞,用松烟、香料、胶做成松烟墨,与现在使用的墨类似。 墨的历史及种类 墨的类别法,通常以三种方法区分,为以原料、质料、制作的供需来辨别。以原料来分为:松烟、油烟、漆烟、气烟(化学烟),松烟特性为墨黑而无光泽,油烟墨不黑且发光,漆烟即黑也光,气烟为最黑不过调淡则无变化性,以质料来区分是顶烟、上烟、贡烟、选烟,通常以粗精而定,以制作供需来分,是御墨,贡墨、礼墨、定制墨,市品墨,御墨是皇帝用的特制品,贡墨是送给皇帝而特制的墨,礼墨是读书人互赠的墨,定制墨是自己赏玩纪念订制的墨,市品墨是一般人可买得到的墨。 在纸张未发明前,记事先以结绳至刻甲骨及石,演变为竹、木简片、后从洗棉纱时,残留底层的薄膜,取代木、竹片来书写,称为「帛」,不过当初「帛」并不是普及使用,因其数量稀少,价格很高,所以只有部份人能采用。 直到东汉和帝元兴元年(一○五年)蔡伦从「帛」得到经验,以「破布、鱼网、麻头、树皮」用水煮法制作「纸张」,关于类似现在使用的宣纸,在宣城流传的说法是,蔡伦的徒弟叫孔舟,在安徽南部造纸,他试图造品质较好的纸,为师父画像来纪念,曾至山里采材料,偶然见一棵树倒在水里,浸腐呈白色,于是取回制作,成为宣纸主要素材。唐朝以后各地造纸业陆续出现,而发展成主要记事用具。 纸的历史与种类 宣纸的类别,以纸的特性来分有生宣、熟宣。生宣发墨吸水快,渗透也最好,能表现笔墨神采与变化,另外熟宣也叫「矾宣」,是经过牛皮胶与明矾加工而成,不易渗水墨,绘画采用较多。一般初习书法则可采用毛边纸较方便且价廉些。 砚的历史与种类 据说我们的祖先用墨的历史很早,在周宣王时期,就曾使用黑土及煤烟混合之后用来写字,不过当初并无「砚」只有「研」,凡是可以研墨的工具,都如此称呼。砚台的发明据说是春秋时鲁人仲田凿石而成,根据现古专家发掘的砚,发现「砚」早在汉朝已普遍使用,在唐朝时不但是研墨的工具,更加以装饰雕刻成艺术欣赏品,同时也在中国工艺美术上,占有重要地位。 砚的种类是依照制作地区来命名,品质也因此有差异,品质较佳的石砚,必须石材坚硬且细腻,又不易吸水为佳,较著名的广东肇庆端溪的「端砚」,另有安徽婺源的歙砚,是古代文人常推崇的砚台,在台湾浊水溪所产的石头也适合制砚使用,称为螺溪砚,其实砚也不仅只用石头制作而已,在古代也采取陶土,制作陶砚,但现代较少制作与使用。

参考: dpm/big5/D/D8+homepage20.seedk_garden/04_tools/default

自古以来, 人们写字作画离不开纸、墨、笔、砚。 这四种文具被称为"文房四宝"。 中国文房四宝的品种十分丰富。 其中最著名的是宣纸、徽墨、湖笔和端砚。 纸、墨、笔、砚对中国文化和传统书画艺术的娃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直到今天, 人们仍称它们为 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是「纸、笔、墨、砚」 砚 砚的历史非常悠久,并随着社会发展而演变,是社会文化发展的缩影。 唐以前的砚以实用为主,唐宋以来,为适应文学艺术发展的需求,砚上墨池开始增大,同时文人墨客题铭、题诗之风日盛,砚成为他们展示才华、抒怀明志的绝佳之处。清代时,文人砚增多,砚石更成为名师巧匠大显身手的小天地。许多古人风雅故事、历史传记、神话传说、民间吉祥图案等均活现砚上。 几千年来,古砚、美石砚、文人砚、利墨砚不但成为读书人的良伴,也是收藏家、鉴赏家眼中的至宝,更为中国传统文化留下一段段佳话。 墨 古字「墨」的意思,是指「黑色的颜料」,来自矿物质(古称石脂)或石炭(煤),被研磨成粉末后,始作颜料使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便可能是用这些物质涂上的。 书画用的墨,是由烟(松烟、油烟)掺和动物胶,经搓制加工成形的。 宋《墨经》说:「古用松烟、石墨二种……」,但究竟哪种墨出现最早?原来最早应是松烟墨,魏晋流行的石墨并非直接磨汁书写的石头,而是产自陕西省延安的石油,经燃烧取烟制墨,名为延川石液式石墨。 墨的烟料,无论是松烟,还是油烟,都必须经燃烧后留下,传说中的松炭、墨菊(植物)、墨鱼(动物)取汁,实际上均没有墨的特殊功效。 毛笔 历代书画家爱笔,更懂得用笔。面对大小不同、笔毫各异、品名不一的楂笔、提笔、兼笔,也要因笔施用,才能发挥出笔的优点。 按毛笔的毫料,可以将笔分为三类: 一、硬毫,指兔毫、狼毫(黄鼠狼)、鼠须(松鼠)、鹿毫等,其特点是笔锋劲使、易于掌握,适写竹简、小楷。 二、软毫,主要是羊毫,也有鸡毫、胎毫,特点是吸墨,适合写行草书。 三、兼毫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软硬不同的毫料兼制而成。特点是刚柔相济,宜书宜画。 书画家通常根据自己作品的风格与爱好,选择适用的毛笔。另外,也用许多辅助文具如臂搁、笔舐等,使用笔过程更畅顺,更能发挥不同笔的独特优点。 十大名纸 一、茧纸: 魏晋年间的精制麻纸,因底面纤维交织,丝光闪亮似茧,故名。此纸极为珍贵,据陈槱《负暄野录》载:王羲之书《兰亭》即是「用鼠须笔、乌丝欗茧纸」,原纸随唐皇玄宗入昭陵墓,今已绝迹。 二、发笺: 起源于魏晋年间的艺术用纸,原料以麻为主,并掺以少量海苔或发菜等添加物,故名,纸面有色纹理交错。分为两种,粗者多用于糊窗;细者专门供于书画,历代均有仿制。 三、澄心堂纸: 南唐时徽州黟县所产贡纸,南唐后主李煜极爱之,存放于「澄心堂」,专供御用,故名。宋代时散落民间,文人墨客得之莫不欣喜若狂;以后历代均有仿制,但质已薄脆,不如原纸肉厚皮坚。 四、金粟山藏经纸: 北宋优质写经纸,为浙江海盐金栗山广惠禅院设纸坊专抄,是在唐硬黄纸技艺上的再创,品质更佳。质地硬韧,色泽黄艳,纸上字迹历经千年依然黝泽如漆。 五、明仁殿纸: 元代宫廷内府专用纸(明仁殿为元大内殿名)。以桑皮制成,平滑匀细,厚可揭为数层,纸面手绘泥金如意祥云纹,纸背则洒以金片。 六、瓷青纸 明宣德贡笺的一种。其色以植物颜料「靛青」照布洗染而成,因与宣德青花瓷色一致,故名。古雅、坚韧,泥金书画经久不褪。 七、洒金银各色蜡笺: 又称洒金(银)纸、销金(银)纸、金银纸,产于明代,乃唐代金花纸的再发展。初多用于宫内书帖,殿堂装饰等。品种有单面贴金、双面加金,或正面饰金、反面屑银等,可作书联、扇面,富丽堂皇。 八、各色描金云龙彩绘笺: 兼有粉笺和蜡笺的双重优点,借鉴漆器和丝织工艺而制成。以皮纸为原料,由画师醮泥金描绘云龙图案,绚丽多彩。常被宫庭用作「贴落」、画幅上额及手卷。民间喜用之写春帖、诗词、请柬,以至年庚帖子等。 九、彩色斑纹宣: 俗称虎皮宣,是从汉代的潢纸法演变而来,巧妙地利用纸病──「斑点」,形成深浅不一的美丽斑纹,质地薄而绵。最早创制于唐代。到了清代,不同品种被统称为「虎皮宣」。适用于工笔画及书法,深为文人所爱。 十、印花诗笺: 明清生产的印有诗文图画的信笺。一般用木刻雕版水印法制。图案有山水花鸟、人物亭台等。质地细薄,既能写信,又可供鉴赏珍藏。

文房四宝,即纸、笔、墨、砚, 它们都是中国古老传统的书写、绘画工具, 为弘扬中国文化、推动世界文明进步, 曾立下卓著功绩,直到如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文房」之名始于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 意指「国家典掌文翰之地」(相当于国家资料库)。 唐代时亦作为文人读书、绘画的地方,但它还有典藏 、陈设、鉴赏、文友聚会的功能,与一般定义 的书房不同。

参考: chiculture//frame?id=/sweb0518

自古以来

人们写字作画离不开纸、墨、笔、砚。 这四种文具被称为"文房四宝"。 中国文房四宝的品种十分丰富。 其中最著名的是宣纸、徽墨、湖笔和端砚。 ... 一直到今天

人们仍称它们为. 文房四宝。 ...

参考: ohoh